您好!欢迎光临迷彩军旅夏令营官方网站!
 ※ 返回首页 ※ 联系我们  ※ 在线留言
迷彩军旅
夏令营、亲子活动、城市生存挑战、研学旅行
客户咨询服务热线:
15914513688
热门搜索: 迷彩军旅  黄埔小将  價錢最低  as/  北京  澳門
家长关注
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中心 > 家长关注 > 黄埔军事冬令营:孩子最喜欢什么样的父母

黄埔军事冬令营:孩子最喜欢什么样的父母

作者:军正    发布时间:2019-11-30 16:13     浏览次数 :


黄埔军事冬令营:孩子最喜欢什么样的父母
 
在《教育》的后台,我们常常收到家长咨询孩子的教育问题。翻过了上千条留言后,我发现很多家长太焦虑了:
 
把养育孩子当作一件人生意义巨大的“工程”来完成,力求每一步骤、每一细节都不要出现任何疏漏。
 
把自己当成孩子人生的规划师、管家和私人秘书,期待孩子在自己的保驾护航下不仅少走弯路,而且事事都做到完美。
 
在乎孩子的安全、健康、吃喝拉撒用,期望孩子进入好学校、好班级,在好学校的好班级中取得好成绩。
 
不只在乎成绩,各种活动、比赛要参加,各种才艺要学习,情商要培养,社交能力要锻炼,领导力要发展。
 
家长自己也追求上进,通过各种渠道学习育儿知识,费劲心思来引导、督促、哄骗、暗示、帮助、唠叨,甚至威胁、讨价还价,来引导孩子按照理想中的道路去走。
 
小心翼翼、如履薄冰、费尽心思,似乎哪里出现任何一点的疏忽,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。
 
从家长们描述的各种担忧和焦虑中,我能理解他们对孩子的关注和爱,同时,我也能感受到背负在孩子身上巨大的、沉重的压力。
 
今天,我想和家长们一起来探讨两个问题:
 
这些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?这么做真的能帮到孩子吗?
 
有一种焦虑叫“中国式家长焦虑”。
 
这种焦虑从孩子出生前就开始了,随着孩子一天天的成长,焦虑越来越严重。
 
小时候担心吃喝拉撒、身高体重,长大点担心学习成绩、各种才艺、比赛、荣誉,找什么样的工作、伴侣……
 
是什么让家长如此焦虑?

黄埔军事冬令营

 
1. 期待过高
 
社会对人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也对家长提出了更多、更高的要求:
 
要有自己的事业,要兼顾家庭,那些优秀的人物不仅事业有成,家庭也幸福美满;
 
父母要学习进步,努力跟上孩子的成长,不能自甘堕落,要为孩子树立榜样。
 
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,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……
 
前段时间的热文《别得罪中年人,他们狠起来什么都学》,讲的就是“鸡血父母”在育儿路上不断学习的故事。
 黄埔军事冬令营
2. 父母的自恋
 
父母对孩子事无巨细的安排和监管,在背后也传递了一种自恋:没有我们,你什么都做不成!
 
冲在孩子面前替孩子包办一切,却又在苛责孩子不独立、不成熟;
 
把自己当作孩子成长的引路人,打着“爱”和“关怀”的旗号,但种种行为表达出来的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和不尊重。
 
这种“爱”满足的是家长自己,而不是孩子。
 
我们的孩子,离开家长的保驾护航,真的就不行吗?
 黄埔军事冬令营
3. 从众心理
 
不少家长会说:“我也不想这样焦虑,没办法啊,大环境如此。”
 
大家都在努力上进,你不拼就会被时代落下;大家都在为孩子报各种班,你不报孩子就比别人差!
 
为孩子的成长负责,这是很大的责任。在不知道如何选择是最正确、最合适的情况下,索性去跟随大家的做法。
 
很多父母会想不明白这个问题:父母为孩子付出一切,为什么孩子不理解、不感恩,甚至还对父母充满愤怒和怨恨?
 
父母有没有想过,我们这些所谓的付出,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吗?孩子喜欢、需要怎样的父母?
 
教育编辑部摘编了一些孩子们的回答,希望能给家长们有所启发。
 黄埔军事冬令营
能陪我玩的父母
 
父母对我喜欢的事情不感兴趣,也不懂,我想和他们聊一聊,他们都不愿意。我很想让他们陪我一起玩,我们之间也有能聊的话题。小时候妈妈还会陪着我玩过家家,长大之后就再也没有一起玩过了。
 
能听我讲话的父母

我把学校里发生的好玩的事情告诉妈妈时候,她总是说,别管别人,管好你自己就好了!我现在都不知道和妈妈说什么了。
 
能信任我的父母
 
我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,对我说:“可以啊,去试一试吧。”我在尝试中遇到困难,也会愿意帮我。
 
真心喜欢我的父母
 
我学习成绩不好,做错了事情,也会依然爱着我的父母。
 
给我点空间的父母
 
不要什么事情都替我操心,替我做决定,给我点自由吧。总被盯着管着,父母累,我也很不舒服的。
 
要求不要那么高父母
 
学习成绩好了,就不再要求其他才艺也优秀;体育成绩好了,就不再要求音乐也有特长。做全面发展的孩子,简直太难了
 
在孩子的成长中,父母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,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?

 
我想把台湾作家杨照的一段话和大家分享:
 
“我从不认为自己是在教育孩子,我不喜欢将 ‘教育’ 或者 ‘引导’ 这样的词用在家长对待孩子身上。我觉得,不是教育孩子,而是陪伴孩子;不是引导孩子,而是察觉孩子是个怎样的人,给他提供尽可能广阔的空间,让他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。”
 

[返回]